cover_image

艺术刀的顶级盛宴——2019AKI(Art KnifeInvitational)世界艺术刀邀请展

刀客江湖 匠心本物
2021年02月11日 12:01

如果把Blade show 亚特兰大刀展比作奥斯卡的话,那么AKI就是戛纳。相对于百家争鸣的Blade show,它更关注刀具在艺术上的展现,它鼓励创新,并引领刀具创作的潮流。每两年一届的它,仅由25位刀匠和175位藏家组成。


图片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AKI


AKI全称为Art Knife Invitational, 中文叫做世界艺术刀邀请展,每2年举办一次。从1983年开始落地美国圣地亚哥。它是由25个世界上收藏价值最高的刀匠组成的协会。展会的目的是为了受邀有极高端要求的收藏家创建为期一天的展览和销售。


图片


发起者为美国知名刀具收藏家菲儿先生(于2016年离世)。AKI几十年以来向世界各地精选最优秀的刀具大师加入,以严格的标准,高端的配置,稀缺的资源,成为现代刀界最高端的展会,没有之一。严格到什么程度呢?所有参展人员全部都是邀请制,前来参观的名额仅有175名,并且需要提前1年在其官网上预约,当然不是说你预约了就一定能收到邀请。


协会中的刀匠成员每两年换届选举,只有老的协会会员离开了,才会有新的会员加入。这是一个封闭的刀匠协会。如果某个刀匠退出该协会,则其余24个刀匠必须投票选出新的成员。这是选择新协会会员的唯一方法。他们就是通过这种竞争机制,来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


图片



AKI的发展历程


1983年,艺术刀协会(AKI)成立,初期只有16名成员,但他们却向全世界第一次展示了Art knife(艺术刀)的概念。第一节艺术刀展会办的并不成功,来参观的观众非常的少,自然那些刀剑艺术家也得不到相应的资助和关注。于是协会痛下决心,决定就此停办此类展会,直到大众对艺术刀具备足够的认知为止。10年之后,直到1993年,才第二次举办展会,而在展会上,刀剑艺术家用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大家展示了刀剑的艺术魅力,而不仅仅只停留在之前所熟知的实用性上。


图片


这次展会之后,他们确立的“投票制”选举成员和公开竞标等制度,每位大师可以选择一件自己的作品,在展会上公开竞标,并以最终竞标价格高低来作为衡量他们艺术水平的标志。这种其实是一个很土很土的办法,没办法做到完全妥当和公平,但至少能相对客观的反映出市场的态度和爱好者们的好恶,此外,这种残酷的竞争方式确实让每位协会成员难以松懈下来。



图片


关于那些刀匠


AKI聚集了全世界最杰出的刀具大师,成员包括已故的ABS(美国刀匠协会)创始人比尔·莫兰Bill Moran,鲍勃·洛维尔Bob Loveless,巴斯特·沃伦斯基Buster Warenski等流派宗师,也包括刀具收藏界顶级巨匠麦克·沃克Michael Walker,尤尔根·斯泰劳Jurgen Steinau,沃夫冈·洛奇勒Wolfgang Loerchner 等等,还涵盖ABS(美国刀匠协会)现任巅峰拉瑞·福根Larry Fuegen,ABS主席哈维·迪恩Harvey Dean,日本“无监察”(代表了日本金工刀剑类的顶级技艺)刀匠大师吉原义人,北欧顶级大师罗杰·博格Roger Bergh等各区域的顶尖刀匠。


图片


2019AKI刀匠名单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AKI


咱们进入正题,这次咱把作品和作者放在一起共同介绍,以期各位好友对作者和作品更直观的认识。毕竟25位大神有小编熟悉的,也有不太熟悉的,介绍难免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罗恩·阿普尔顿 (Ron Appleton)

      

Ron Appleton,1954年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他的父亲是著名刀匠Ray Appleton,从小在父亲的工房里长大Ron,同样也成为了一名出色刀匠。他是一名机械师 基于对机械的一些理解,他把它们应用在了刀具上 的作品设计独树一格,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辨识度高。   

 

 Ron Appleton爱用钢材ATS-34、CPM-3V、01、D2、S7、A2;柄材包括钛金属、木材、象牙、兽角、石材、鲍贝等。这些刀每一个都是Ron Appleton手工制作的,只使用最好的材质。为了确保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每把刀的形状都稍微有点不同,但总体风格都形似羽毛,光可鉴人的刀刃加上流畅的线条,完美至极!大家把他的作品称为——天使的羽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里克·伊顿 (Rick Eaton)

AKI制刀大师, 做刀是跟自己父亲学的。从1979年先学习雕刻,1982年,他做了一些剥皮刀。1983年,开始学习金属雕刻,1984年正式开始做手工刀。1993年成为职业刀匠,之前的职业是工程师。主要制作艺术折刀和直刀。很多刀匠需要和专门的雕刻师合作,而里克·伊顿都由自己一个人完成。他在雕刻的造诣超高,是一位全能型大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柯特·埃里克森(Curt Erickson)和 朱莉.沃伦斯基(Julie Warenski  )

把这两位放一起说是因为,Curt Erickson(柯特·埃里克森)是巴斯特·沃伦斯基的徒弟,巴斯特与他的父亲是很要好的朋友,而朱莉.沃伦斯基是巴斯特的老婆,算是埃里克森的师母,因此他们的风格比较类似,于是乎就放在了一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迪特玛.克瑞斯勒(Dietmar Kressler)

来自德国。他的作品符合德国人一贯的严谨风格,每个作品的完成度都很高,各部位连接严丝合缝,虽然在材料和造型上平淡无奇,但是独有的钢铁魅力充斥着全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费尔根·斯特内(Jurgen Steinau)


于1953年出生于东德。14岁开始接触金属工艺,并制作了自己的第一把刀。1982年,他制作了第一把折刀,从设计、雕刻、成形等都由他自己独自完成。


他的作品有“信用卡系列”“地铁系列”等等,强烈的几何风格渲染出冷峻的工业时代气息——他也因此而被誉为“天才的制刀艺术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拉里·福根(Larry Fuegen)

拉里80年代开始做刀,并精通雕刻,其作品获奖众多,艺术气质绝佳。拉瑞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AKI成员,是站在欧美锻造制刀界顶峰的大师。了解更多可点击链接匠人志 | 拉里·福根——一把能欣赏300年的刀,我来做!


图片

图片


迈克尔·沃克( Michael Walker )


当代最负盛名的刀匠之一,Walker linerlock 线锁的发明者。


迈克尔1949年出生在制刀文化浓郁的美国俄勒冈州,但在制刀之前,他是一名出色的珠宝设计师,但意外的转变发生在1975年,他的妻子送了一把 American Blade 折刀给他,于是毅然决然离开了珠宝设计,投身制刀业,到了1980年便成为了全职的定制刀匠。


迈克尔的成就不仅是制作一把把优秀的刀具,而是在制刀过程中,不但的发明与创造,于此同时,迈克尔还热衷使用最先进的金属材料,比如钛、防锈大马士革钢等,而在他的制刀生涯中,获得了超过二十项专利专利,其中就包括至今成为折叠刀标准规格的衬锁( Linerlock,也被称呼为线锁),并影响了整个制刀工艺领域。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欧文伍德(Owen Wood)

欧文.伍德的锻造工艺牛的一批。wen Wood锻造的大马士革钢,其成名之作平行折叠纹大马士革,另一种是烟花纹大马士革。其中折叠纹大马士革锻造非常精细,每一道折线几乎一样,丝毫没有其他大马士革钢那种相对混乱的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R.约翰逊(S.R.Johnson)


他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手工刀匠之一,1966年开始在Gil Hibben处作刀,之后曾与Harvey Draper、Buster Warenski等大师共事。


1971年,他成了世界级巨匠Bob Loveless先生的搭档,并成为了公认的模仿Loveless风格最像的寥寥几个刀匠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汉森夫妇(shaun & sharla hansen)


Shaun Hansen、Sharla Hansen是一对夫妻档制刀师,他们在1998年成为全职刀匠。


Shaun设计制作新款大马士革钢,Sharla为不同材料的柄材(黑唇珍珠母贝、金唇珍珠母贝、白唇珍珠母贝、猛犸象牙、乳齿象牙等)进行雕刻,两人所有的作品均为原创设计,全手工制作,虽然每年的作品产量低,但每一款都给人以新的惊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史蒂夫·霍尔(Steve Hoel)

他的作品类似于南宋的极简风格,造型和材料都很简单,但并不妨碍其成为刀展精品。典雅朴素的造型呈现了刀具的本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史蒂文·拉普(Steven Rapp)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汤米·奥弗林德(Tommy Overeynder)


全场最尊贵的直刀类作品,有巴瑞·李·汉斯和汤米合作的“金色女神”短剑。

该作斩获了AKI2019唯一奖项“巴斯特大奖”,恭喜艺术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沃尔夫冈·勒克什纳(Wolfgang Loerchner)


他创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订制刀时代,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刀刀匠之一。所有制刀工序皆由Wolfgang自己完成,因此产量稀少,价格高昂。他从不吝惜使用各种复杂工艺,融汇贯通在简单的材质上,颇高的审美水平,使他执着于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完美赋予到作品之上,并以亦真亦幻的美感引导刀友进入梦境。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吉原义人(Yoshindo Yoshihara)


吉原义人,神级的存在。日本现代著名铸剑师,出生于昭和18年(公元1943年)2月21日。日本著名刀匠,2004年被认定为东京都指定无形文化财保持者,日本著名刀匠,2004年被认定为东京都指定无形文化财保持者,天才刀匠。人气极佳,实力派代表人物,在当代首屈一指的。


吉原义人是日本传统刀匠中活着的传奇,作为吉原家族的第十代继承人,在他手中,刀剑也化作一首首沉默的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布鲁斯·邦普(Bruce Bump)(邀请嘉宾)

Bruce Bump,美国刀匠协会大师级刀匠,他的造刀旅程开始于1988年,当时他是当地童子军的领队。作为童子军的领队,Bruce Bump参加了拓荒露营团(FCF),穿鹿皮靴,使用黑火药步枪,投掷飞刀和战斧……这给Bruce留下了美好的回忆。Bruce Bump加入ABS后于2000年获得了熟练工匠(JS)的认证,2003年通过了大师级工匠(MS)的评审。他是匕首枪界的一面旗帜,成为高山仰止的存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手刺有“万友”喜欢,请在场的朋友拍下,可惜手气不佳,被人捷足先登了吗,我们联系作者看能否再做一支。


图片

图片


安德.海伦德(Anders Hedlund)(邀请嘉宾)


线条艺术的锻造师,他的作品蕴藏的正是流光溢彩的艺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后,一哥们说,看到满屋平均年龄在50以上的大师们,感觉AKI要继续走下去很难。的确,毕竟年审成名的天才还是少数,一个刀匠想成为全世界的25分之一,首先要作品好,其次能作品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接着是要名气大,这一轮轮PK下来,岁数不大,很难。今年为了补齐25个刀匠的名额,特意邀请了四名嘉宾,足可见进入AKI之难,含金量之高。


图片图片


上图是自83年以来,所有AKI成员列表,若某日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还出自列表内某位AKI刀匠之手,能收就收吧 !你说能升几倍的值,咱很难说,毕竟很多综合的因素会影响,但绝对保值。


图片

更多交流扫码加微信570158985
万有引力匠心社服务微信
图片
图片
万有引力匠心社
为弘扬优秀的匠人匠心之作做出努力
发现、纪录和传播传统手工艺
吸引更多设计师参与,一起传承技艺
做出更多可以融入当代人生活的好产品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匠心本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