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越竹斋|古法竹纸的千年回响

越竹齋
2018年05月25日 03:27

这里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诞生地,山青水绿的富阳。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惊叹这里的风景,能自古成为竹纸之乡,名纸产地,顺理成章。


图片


如同迷恋自然万物的灵性,古老的手艺被保存了下来。一张古法竹纸,成为大自然交给人们的最昂贵的定制。


图片


“只要中国文化在,我的纸就会有出路”


浙江富阳素有竹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其中最知名的是北宋真宗时期被选作“御用文书纸”的竹纸。但在世纪初年,曾因追求产量,推行机械取代手工生产的富阳,也出现过古法造纸技艺断代的危机。凭一己之力扛起传承的人,就是李法儿。


图片

李法儿 竹纸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李法儿一辈子都住在浙江省富阳的大山深处,那里最靠近竹纸原料:上等嫩毛竹的生长地。


要生产一张真正合格的“竹纸”,顶级的原材料必不可少,它必须是富春江流域小满前后高山嫩竹笋最好的部分,那是这一方山水自然之生生不息与恩惠赐予。在当地人的虔诚和敬畏里,用古法技艺完整无损的分解出竹子里最精华的纤维部分,造出来的竹纸才会散发竹香,绵柔顺滑,久存不蠹,寿延千年。可以说,没有顶好的原材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古法竹纸。


图片


而手艺人的诚心就在于对自然的敬畏,透过一张纸,穿越时间洗礼,在你手指尖摩挲品味,那份尊贵的触感才是曾经的“贡纸”该有的样子。


图片


2005年,国家级非遗项目“竹纸制作技艺”所有的原始资料采集,全部在越竹斋生产基地完成;2011年,越竹斋成为“浙江省省级老字号”企业;2012年,李法儿先生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


图片


历史上,富春竹纸名品竟出,以其纸质柔软、卷舒虽久而墨中不渝,不为虫蛀的特点,享誉国内外。竹纸制造技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以当年生嫩毛竹为原料,包括制浆、造纸等72道大小工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拜山神 2.砍竹 3.断青 4.削青 5.敲白 6.浸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7.断料 8.浆料 9.入镬 10.煮料 11.出镬 12.翻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3.磨料 14.打浆 15.捞纸 16.晒纸 17.检验 18.成品


2016年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世墨迹《局事帖》,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最高记录,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花了2.09亿买到这件孤品,而让这件作品有幸留存至今的,是竹纸。

图片


看一张好竹纸,闻其香,知其理。越竹斋千年寿纸,近年所研发的主要有三大类,几十个品种。一是古藉善本再造,修复用纸;二是适宜中国传统书法、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各科创作用纸;以及传统书画装裱专用托裱命纸,苏扇、硬卡面纸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越竹斋官方商城


图片


图片

越竹斋

官方微信二维码



图片

越竹斋

官方微店二维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竹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