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名家话巨匠 | 黄宾虹: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

百年巨匠
2017年01月09日 10:31

 图片 提示点击上方 百年巨匠 快速关注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不能仅以画史目之”的学者型艺术家。黄宾虹的绘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应已显示出来,而其艺术价值的显现,又是全方位的。除山水画外,花鸟画也境界不凡,书法成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他还有着自己的画学理论建构;其金石篆刻、文字学、考古学也颇有建树。潘天寿曾撰文《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黄宾虹先生的绘画》。现再次转发潘天寿此文追忆大师,以飨读者

黄宾虹、潘天寿两位先生,都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美术篇所拍摄的画坛巨匠。《百年巨匠——黄宾虹》《百年巨匠——潘天寿》均已拍摄完成,并在国内外四十余家电视台播出,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其余各篇章和众位巨匠,正在紧张的拍摄中,将共同为观众呈现二十世纪绚烂辉煌、璀璨夺目的文化大观。

图片

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

——黄宾虹先生的绘画


潘天寿

黄先生原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中年后以号行。安徽歙县潭渡村人。祖德涵,字孟辉,经商浙东。父定华,字定三,喜吟咏,工书画,长兰竹。清同治三年,先生诞生于浙东之金华。幼颖异,胜衣就傅,笃学好问,曾延宿儒馆于家,弱冠游学金陵扬州,得广交时贤文艺之士。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均深有造诣。尤酷嗜书画,六七岁时见有图画,必细心观览,记之心目,喜为仿效涂抹。遇能诗画者,必访问究其理法。并请书画法于萧山倪谦甫、易甫兄弟,得“作画当如作书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落画家蹊径”之心诀。又访郑雪湖前辈于皖公山,得“实处易,虚处难”经营位置之奥窍,因遍求唐宋名画临摹几十年。继北游,以求深造。时当辛亥之前,国是日非,心焉忧之,因研公羊氏之学,冀有所阐发。顾限于情势,不久南归,退耕于歙县之故乡,垦荒十年,兴修水利,乡人咸得其益。农学之暇,继续悉心研讨书画,考其优劣,无一日间断。宣统间旅沪,任《国粹学报》《神州时报》及商务印书馆美术编辑,并主持神州国光社编纂《神州大观》,间兼各大学美术讲座,先后凡30年。至89岁时,患严重目疾,犹按时作画及理论文字著述,未曾或辍,先生一生治学习艺之精勤如此。

图片

1926年夏,黄宾虹赴广西桂林讲学途经香港,香港报纸界同人欢宴讲师团一行。(第二排左二黄宾虹)

先生特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草虫。山水初攻沈石田、董香光、查梅壑,继攻邹衣白、恽香山、青溪、石溪,再攻元季四大家,宋之马夏、二米、董巨以及五季之荆关、唐代之王李,兼综并蓄,旁收博采,以为画学坚实之基础。然先生习画之步骤,先从法则,次求意境,三求神韵。习法则,须从严处入、繁处入、密处入、实处入,道古循今,极力锻炼,入而能出,然后求脱。求意境,须从高处入、大处入、深处入、厚处入,要窥见古人之深心,使意与法会,景随情生,而得圆融无碍之妙谛。求神韵,要从读万卷书入、行万里路入、养吾浩然之气入,在元气混茫间,纯任一片天机,冥心玄化,自然神情气韵都来腕底。然画事除接受传统技法外,尚须以自己之心性体貌,融会贯通于手中,深入自然,会心自然,并以手中技,写我游观中所得之自然,诚如张文通所谓“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者也。故先生平生喜游历,北至齐鲁燕赵,南至闽粤香岛,西至川蜀,中至荆楚以及江浙之天台、雁荡、白鹤、九华、虞山、天目等诸名胜,无不踏遍其足迹。曾八上黄岳。犹感未能厌足,年近90,定居西子湖畔,仍不时登栖霞、上葛岭,以勾画稿,步履轻健,毕生所得画稿不下万纸。

图片

1930年黄宾虹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优秀奖

顾吾国清代画学,多范围与“四王”吴恽间,只知规矩功能,步趋古人,导致一味临古仿古之弊,与明代诗坛七子,专倡复古之局面,有所相似。是后虞山、娄东、苏松、姑熟诸派,陈陈相因,甜熟柔靡,空虚薄弱,每况愈下,不堪收拾。先生会心于此,思有以起而振之。其题耘画云:“唐画刻划如缂丝,宋画黝黑如椎碑。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盖先生之所谓习法求意者,要尽知古人法意之根柢与其精华糟粕之所在,既有所吸取,又有所批判,不至驳杂不纯,遵循无轨辙。干嘉以后,金石之学大兴,一时书法如邓完白、包慎伯等,均倡写秦汉北魏之碑碣,蔚成风气。金冬心、赵撝叔、吴缶庐诸学人,又以金石入画法,与书法冶为一炉,成健实朴茂、浑厚华滋之新风格,足为虞山、娄东、苏松、姑熟各派疲苶极度之特健剂。先生本其深沈之心得,以治病救人之道,引吭高呼,谓道咸间金石学兴起,为吾国画学之中兴,迭见书写于诸绘画论著中,为后学指针。披荆斩棘,导河归海,冀挽回有清中叶以后绘画衰落之情势,其用心至重且远矣。

图片

1930年6月,黄宾虹与沪上人士合影。前排左起经亨颐、黄宾虹、王一亭

原吾国绘画,自隋唐以来,依据写实之要求,日趋向于笔墨功能之发展,形成东方绘画之特殊风格。于用笔言,以圆笔中锋为主。其圆也,如屋漏痕、如金刚杵,倍寻倍丈,圆浑不露锋棱之迹;其重落也,如高山之坠石;其转折也,如银钗之折股;其坚实也,如万岁之枯藤;其宛转也,如蠹虫之蚀木;其驰骤也,如渴骥之奔泉;其来往之无踪也,如阵云之千里,天马之行空。凡此种种均来自周秦之篆隶,锺王之楷书。世所谓书与画,异体而同源者是也,在先生之论画中,每重三复四,言之详焉。故所作书画,随笔挥扫,无不力能扛鼎矣。然画事中用墨每难于用笔,尤难于层层积累。先生于此,特有创发,五彩六墨,错杂兼施,心应手,手应笔,笔应纸,从三五次至数十次,出于米襄阳、董叔达诸大家墨法之外。1949年解放后,国事焕然一新,数十年忧时郑重之心情,顿然冰释。因之意绪极为畅快愉悦,创作著述,尤勤奋不少息,绘事更深入于实中运虚,虚中运实、平中运奇、奇中运平之章法,以浓墨破淡,以淡墨破浓,写其游历之晓山、晚山、夜山与雨后初清之阴山,每使满纸乌黑如旧拓三老碑版,不堪向迩;然远视之,则峰峦阴翳,林木蓊郁,淋漓磅礴,绚烂纷披,层次分明,万象毕现,只觉青翠与遥天相接,水光与云气交辉,杳然深远,无所抵止。先生曾云:“我用重墨,意在浓墨中求层次,以表现山中浑然之气趣。”先生独特之风格,岂偶然哉?然有时或为雄奇,或为苍莽,或为闲静秀逸,或为淡荡空灵,或为江河之注海,或为云霞之耀空,或为万马之奔腾,或为异军之突起,千态万状,又非笔墨布置等所能概括之矣。间作梅竹杂卉,其意境每得之于荒村穷谷间,风致妍雅,有水流花放之妙,与所绘之山水,了不相似。白阳耶?复堂耶?新罗耶?其或颠道人之仲伯欤?孟轲云:“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吾于先生之画学有焉。

图片

1955年2月14日,黄宾虹为胡一川夫妇来访作画,这是黄宾虹生前作画的最后留影,距逝世已不到两个月。

先生学养渊博,著述宏富,就予所知者,着有《画谈》《印述》《宾虹杂着》《任耕感言》《黄山前海记游》《宾虹诗草》《潭渡黄氏先德录》《任德庄义田旧闻》《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宾虹草堂印谱》《蜀游杂咏》《画法要旨》《宾虹画语录》《庚辰降生之画家》《周秦印谈》《古文字证》《画家轶事》《古文字释》《宣歙画家传》《道咸画家传》《古籀论证》《周秦古玺释文》《画家编》等。

本文为1985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编之《黄宾虹画集》序言。

人物简介

图片

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精研传统,注重写生。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80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图片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播出集锦

图片

央视一套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央视九套“美术视野”栏目,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央视十套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播出《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央视十套发现之旅,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北京卫视“光阴”栏目,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北京卫视“纪实”栏目,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重庆卫视,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书画频道,播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

采访集锦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画鉴赏研究中心主任吴敢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王中秀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卢辅圣

图片

《百年巨匠——黄宾虹》摄制组采访顾风

剪影

图片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与《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策划、制片主任李萍萍,《百年巨匠》美术篇前三部总导演赵伟东,《百年巨匠》制片李晶合影

图片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出席邓林七十周年回顾画展,与著名画家邓林,《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等人合影

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接受《百年巨匠》摄制组的采访,并在银谷艺术馆与《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合影

图片

读者出版集团出版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同名图书之《百年巨匠——黄宾虹》

图片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与黄宾虹女儿黄映家合影于杭州

编辑 / 万芳

关于我们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中国民生银行独家赞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0余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

美术篇: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李苦禅、蒋兆和、石鲁、黄胄;

书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赵朴初、启功;

京剧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话剧篇: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金山;

音乐篇: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

文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图片

图片

《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第二部已在央视一套、三套、九套、十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法语、俄语、西语、阿语)、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目)、重庆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新疆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西藏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三沙卫视、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二十余家省级卫视,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物频道、武汉教育电视台、安庆电视台、漳州电视台、江阴电视台等地方频道,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江苏国际频道等国内外40余家电视台播出。纪录片《百年巨匠》播出平台,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各大行政区。自《百年巨匠》播出以来,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目前,《百年巨匠》已获得五项纪录片奖项。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放到全国近30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员网”,也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纪录片和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

纪录片《百年巨匠》已连续两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还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资金资助和扶持项目。2016年,《百年巨匠》正式立项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2016年,《百年巨匠》获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


 图片

《百年巨匠》公众微信

图片
《百年巨匠》爱奇艺平台

图片
《百年巨匠》微博

图片
 《百年巨匠》官网 

图片
《百年巨匠》今日头条

长按二维码 关注“百年巨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百年巨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